2020中国肿瘤免疫治疗会议在京举行,中外专家交流最新进展-全讯足球网

  2020中国肿瘤免疫治疗会议在京举行,中外专家交流最新进展-全讯足球网

2020中国肿瘤免疫治疗会议在京举行,中外专家交流最新进展

2020/10/29
导读
2020年10月16到17日,中国肿瘤免疫治疗会议在北京举行,就肿瘤免疫疗法的生物标志物、肿瘤免疫治疗进展、生物制药界视角、免疫联合治疗、细胞治疗进展、中国细胞免疫治疗进展以及免疫治疗的监管考量7个专题进行讨论。

2020年中国肿瘤免疫治疗会议在北京举行


撰文 | 汤佩兰

责编 | 叶水送


●        ●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原本每年年中召开的中国肿瘤免疫治疗会议挪到了下半年。2020年10月16到17日,中国肿瘤免疫治疗会议在北京举行,就肿瘤免疫疗法的生物标志物、肿瘤免疫治疗进展、生物制药界视角、免疫联合治疗、细胞治疗进展、中国细胞免疫治疗进展以及免疫治疗的监管考量7个专题进行讨论。

 

此次会议由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ccfdie)主办,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cde)、美国华裔血液及肿瘤专家学会(cahon)、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bda)和清华大学医学院协办。

 

 此次论坛采取线上 线下的模式


“肿瘤免疫新视角”有三个主题演讲。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steve rosenberg教授在会上分享了题为“癌症细胞转移免疫疗法”,他发现细胞转移疗法可以调节其他难以治疗的转移性癌症患者的持久性退化,在普通上皮癌患者的til和pbl中可以发现识别独特体细胞突变的t细胞。识别和靶向每种癌症所特有的突变或共有的突变,如kras或p53,可能让细胞治疗拓展到常见上皮癌患者。

 

耶鲁大学utc癌症研究讲席教授陈列平就肿瘤免疫正常化治疗的话题进行阐述,他提到,“正常化”方法不同于“免疫检查点封锁”(icb),icb可能阻断正常的免疫抑制机制,而不是肿瘤诱导的免疫逃避机制。美国fda癌症卓越中心副主任刘克则介绍了再生医学最新疗法。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是一种再生医学疗法,旨在治疗、改变、逆转或治愈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状况,ramt的优势在于与fda的互动,以加快再生医学先进疗法的开发和审查。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皮肤病理学科主任janis taube则介绍了有关“pd-l1和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并表示了解pd-l1表达适应性和机制有助于理解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性;虽然mif/ihc和突变负荷还需要检测,不过pd-l1的表达和突变负荷很可能增加了生物标志物的价值。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悉尼·金梅尔癌症中心肿瘤学副教授valsamo anagnostou发表题为“基因组与免疫疗法”演讲,她专注于研究pd-l1/pd-1轴并识别对新型免疫疗法产生反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然后,providence癌症研究所bermard fox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教授garry nolan分别就“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临床前研究和联合免疫疗法的发展”和“肿瘤微环境的时空分析”主题进行了分享。

 

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专家们就自身研究领域在过去几年的进展进行了分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林欣介绍了其在car-t和tcr-t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方面的一些工作,并且指出在治疗实体肿瘤方面,tcr可能比car更具优势。

 

北大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介绍了胃癌的基本情况和临床研究现状,胃癌晚期病人生存期大概在十个月左右,而这一疾病在中国地区和亚洲其他地区属于高发肿瘤。但是跟其他的临床研究相比,在胃癌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远落后于理论和其他实体瘤。她在会上也指出了胃癌免疫治疗的现状情况、临床研究问题以及未来展开精准免疫的探索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主任医师任军发表了题为“科学评估自体t细胞免疫疗法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价值”的演讲,他从细胞培养体系和指控标准、安全性评价、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临床研究、t细胞延伸生物效应和肿瘤免疫治疗临床评价及分子检测平台等几方面进行介绍。此外他还提到20年前肿瘤内科治疗理念与近些年来发生的转变,从该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的规范化治疗到现在逐渐兴起的个体化治疗。

 

在新型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石远凯表示“在这些年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步“,他举出几个数据:截至2019年8月,全球药物研发管线中共计3876款肿瘤免疫药物,相比2017年,新增1846款,增长率为91%。在肿瘤免疫药物开发的全球布局上,美国和中国位列前两位。相比以细胞疗法为主(占总管线的61%)的中国,而美国在不同类别的药物方面分布更均匀。此外,他还就新型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进展和抗pd-1/pd-l1联合抗血管生成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尽管现有抗pd-1/pd-l1、ctla-4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单药有效率低、获得性耐药等问题;而未来新型免疫治疗靶点(tgfβ、lag-3、tim-3、tigit和cd47等)及相关药物则会成为开发的主要焦点。

 

关于中国细胞免疫治疗的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建峰就“b-nhl的car t细胞治疗“为题展开论述,在过去二十五年的积累和近几年来的临床试验实践,car-t 细胞疗法中还有尚未解答的问题,比如靶点逃逸、能否克服高危遗传学异常的不良预后等。他还表示,“多靶点是car-t产品研发的必然趋势,作为单药治疗可能性不是很大,肿瘤治疗的趋势是联合治疗”。

 

当前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生存状况堪忧,而且随着年龄增加疗效递减,“30岁以上长期生存不到30%,40岁以上长期生存不到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所)王建祥开口就用一组数据引入了他接下来阐述的关于cd19 car-t细胞疗法治疗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演讲。解放军总医院生物治疗科教授韩为东则就“免疫细胞治疗在实体瘤方面的进展和实际问题”进行了回顾。

 

会议最后一个专题是“免疫治疗监管考量”。韦薇博士就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药学研究进行汇报,介绍了目前药审中心针对细胞和基因治疗相关产品技术指南的工作进展情况。她表示,为更加完善细胞和基因治疗相关产品的申报架构,紧跟药物研究节奏,药审中心在药监局工作部署安排下,制定了第一批技术指南撰写计划,其中药学专业三个技术指南已经公开征求意见。之后,她详细讲解了公开征求意见的三个指南的内容,从适用范围、产品类别、风险分类、到技术要求的全方位的介绍和剖析。最后,她表示,更多更完善的指南仍在制定当中,将着眼于细分领域和有需求的产品。被问及重要原材料变更的问题时,她指出,应确保药学的桥接研究完整,根据现行注册管理办法,以申请、备案、年度报告等方式提交。张旻博士就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非临床研究问题进行汇报。

 

高建超博士就免疫细胞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问题进行汇报,为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试验提供了技术指导。汇报中,他详细介绍了各类试验适用的指南,分析了免疫细胞产品的特性,从临床试验的人员考虑、受试者安全性、个体化特点等方面阐明审评的一般考虑,从试验目的,剂量选择、对照设计、药代动力学、用药间隔等角度说明探索性临床试验,从对照、设计、疗效、安全等问题探讨确证性临床试验。最后,他还提到申请人应对临床试验结束后受试者的长期随访、上市后药物警戒以及上市应用时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能力评估和培训等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黄云虹博士就溶瘤病毒产品临床试验的问题进行了汇报。汇报中,黄博士从临床试验设计要点、给药方案、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她指出,基于安全性问题,探索性试验受试人群应针对多个瘤种,在特别关注某一瘤种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限制,排除免疫缺陷患者,规范入组人群。实体瘤治疗中,应先采用局部给药,后探索全身给药,遵循单药单次、单药多次、多次给药的顺序,剂量递增,并在多次给药时设定明确的停药标准或最大给药次数。她强调,溶瘤病毒的风险在于其本身是病毒,立项阶段应考虑病毒株的合理性及临床应用适合性,尤其是流行病学分布不明朗的新型病毒株,要详细申述,及时沟通交流,保障试验安全。

 

自2015年以来,中国肿瘤免疫治疗会议已经连续举办六年,多年来话题主要围绕他们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观点与经验,探讨新型免疫疗法及对独特临床开发的思考,以及监管者对肿瘤免疫治疗的考量,与会嘉宾包括学界顶尖专家、学术机构、中外药品监管机构、业界相关从业者等。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汤佩兰

  

新媒体“知识分子”编辑
作者其他文章
  • 2021/01/26

  • 2020/11/19

  • 2020/11/10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
网站地图